优化绿松石意指对天然绿松石进行加工,其特性为色泽浅、硬度低,故需采用特定方法提升其质地与色彩。优化绿松石的问世,旨在提升绿松石的商品化程度,因天然绿松石的开采量有限。
优化绿松石的含义:
优化绿松石实际上是指通过特定方法加工的天然绿松石,尽管其本质天然,但可能存在色泽不足、硬度不高的问题,故需借助特定方法增强其硬度和色彩。
优化绿松石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浸胶、灌胶、过蜡。浸胶即把绿松石浸泡在胶液中,灌胶则是通过高温高压将人造绿松石材料注入绿松石内部,过蜡则是将抛光后的绿松石涂抹蜡水。
优化绿松石的产生源于天然绿松石开采量稀少,能够制成成品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商家为提升绿松石的成品率,便采取特定方法,使质地较差的绿松石达到商品级别。
优化绿松石并非假绿松石,许多人误以为优化绿松石就是假绿松石,实则不然。优化绿松石是经过特定加工的天然绿松石,故并非假绿松石。绿松石优化加工包括浸胶、灌胶、过蜡,使原本色泽浅、硬度低的绿松石变得色彩鲜艳,瓷度和硬度也得到提升。
相关说明:
记得几年前,一位北京客户花费十多万元从湖北购买了一块二十多公斤重的绿松石观赏石,卖家保证是天然绿松石。但客户回到北京后,经鉴定发现含有大量合成树脂成分,这是一块经过浸胶处理的绿松石。
买家认为上当受骗,卖家则认为浸胶的就是天然绿松石,双方产生矛盾。现在,北京许多宝石鉴定专家都拒绝鉴定绿松石,他们坦言:绿松石的真假容易鉴定,但天然与否,鉴定却不容易。
虽然稍了解绿松石的人都知道,由于绿松石硬度只有5-6,都需要进行浸胶或注胶固化处理,这种工艺从1890年就开始了,那么浸胶或注胶优化处理过的绿松石算不算天然绿松石?这是一个绿松石界争论多年的话题,我国尚未出台相应的产品标准。
因此,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观点一认为,只有未进行任何优化处理的绿松石才算是“天然绿松石”。也就是说,绿松石从矿里开采出来后,直接切割、成形、研磨、抛光,直至完成,绿松石必须保持原有的色泽、硬度和纹路。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人为地改变了绿松石本来的色泽和硬度,都不能称之为天然绿松石。
观点二认为:“绿松石只有天然绿松石和人造绿松石两种,只要不是人工合成的,优化的绿松石就是天然绿松石。虽然优化处理使绿松石的色泽和硬度被或多或少地改变,但绿松石更加漂亮,也更易于佩戴,提高了绿松石的利用率,节约了宝贵的资源。”
观点三认为:浸胶优化处理只是提高了绿松石的硬度,使绿松石更加紧密有利于加工,可以称天然绿松石;但加胶优化处理不仅提高了绿松石的硬度,同时也加深了绿松石的色泽。加胶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可以不称为“天然绿松石”。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绿松石的天然与否。但个人观点,要尊重客户的知情权,这一点很重要。你可以称你的绿松石是天然的,但也必须说明绿松石采用了哪种优化处理方法。